立夏和夏至都是夏天的節氣,馬上就要進入五月份了,你知道立夏與夏至的區別是什么嗎?立夏和夏至各代表什么意思呢?2022年農歷五月要注意些什么呢?歡迎來查看。
夏至
代表的是夏天中間,每年從6月21日(或22日)開始,至7月7日(或8日)結束,是晝最長夜最短的日子。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夏至以后,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漸南移,北半球的白晝日漸縮短。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 的說法。而此時南半球正值隆冬。
立夏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每年四月初一前后(公歷5月5-6日之間)表示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節氣。此時,太陽黃經為45度,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日天的開始。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
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這時,萬物繁茂。立夏以后便是炎炎夏天,為了不使身體在炎夏中
虧損消瘦,人們往往會在立夏進補,以使自己的身子強健有力。
分別有什么習俗
立夏常見的風俗有祭祀迎夏、吃雞蛋斗蛋、稱體重、吃五色飯等,主要寓意是希望風調雨順和五谷豐登,祈禱身體健康,保持一個強壯的體魄。到了夏至,風俗習慣則為夏祭,即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以祈求消災年豐。還有吃餅的習俗,其做法是將薄餅烤熟,夾以青菜、豆莢、豆腐、及臘肉等,祭祖后食用,被稱作夏至餅,會和親人朋友們一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