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何原本最早于什么時期傳入中國
幾何原本最早于什么時期傳入中國
中國最早的譯本是1607年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和徐光啟根據德國人克拉維烏斯校訂增補的拉丁文本《歐幾里得原本》(15卷)合譯的,定名為《幾何原本》,幾何的中文名稱就是由此而且得來的。該譯本第一次把歐幾里德幾何學及其嚴密的邏輯體系和推理方法引入中國,同時確定了許多我們現在耳熟能詳的幾何學名詞,如點、直線、平面、相似、外似等。他們只翻譯了前6卷,后9卷由英國人偉烈亞力和中國科學家李善蘭在1857年譯出。
導讀中國最早的譯本是1607年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和徐光啟根據德國人克拉維烏斯校訂增補的拉丁文本《歐幾里得原本》(15卷)合譯的,定名為《幾何原本》,幾何的中文名稱就是由此而且得來的。該譯本第一次把歐幾里德幾何學及其嚴密的邏輯體系和推理方法引入中國,同時確定了許多我們現在耳熟能詳的幾何學名詞,如點、直線、平面、相似、外似等。他們只翻譯了前6卷,后9卷由英國人偉烈亞力和中國科學家李善蘭在1857年譯出。

中國最早的譯本是1607年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和徐光啟根據德國人克拉維烏斯校訂增補的拉丁文本《歐幾里得原本》(15卷)合譯的,定名為《幾何原本》,幾何的中文名稱就是由此而得來的。該譯本第一次把歐幾里德幾何學及其嚴密的邏輯體系和推理方法引入中國,同時確定了許多我們現在耳熟能詳的幾何學名詞,如點、直線、平面、相似、外似等。他們只翻譯了前6卷,后9卷由英國人偉烈亞力和中國科學家李善蘭在1857年譯出。
幾何原本最早于什么時期傳入中國
中國最早的譯本是1607年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和徐光啟根據德國人克拉維烏斯校訂增補的拉丁文本《歐幾里得原本》(15卷)合譯的,定名為《幾何原本》,幾何的中文名稱就是由此而且得來的。該譯本第一次把歐幾里德幾何學及其嚴密的邏輯體系和推理方法引入中國,同時確定了許多我們現在耳熟能詳的幾何學名詞,如點、直線、平面、相似、外似等。他們只翻譯了前6卷,后9卷由英國人偉烈亞力和中國科學家李善蘭在1857年譯出。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