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五月禁忌有哪些?
農歷五月,多陰雨天,衣、物都容易霉爛,稻田亦易遭蟲害。
舊時人們認為五月諸事不吉,稱為惡月,一般在五月十五之前采取不嫁娶、不建房、不砌灶、不搬家、不造船等回避的辦法。其中,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五、二六、二七,此九天為 天地交泰九毒日;十四為天地交泰日,一共十天。其實這是由于古時人們自然知識匱乏,夏季天氣燥熱,瘟疫易流行,加上蛇蟲繁殖易咬傷人,這才讓人們逐漸形成五月忌的觀念。
農歷五月有哪些別名?
午月、皋月、榴月、蒲月、毒月、惡月、雨月、炎月、橘月、忙月、鶉月、星月、皇月、姤月、熏風月、仲月、仲夏、中夏、半夏、盛夏、超夏、長至、芒種、端陽、浴蘭令節、郁蒸、鳴蜩、小刑、天中、啟明、建午、蕤賓;
鳴蜩:《詩經》上記載五月鳴蜩,蜩即是蟬。意思是在五月知了們紛紛破土上樹,開始了夏天的第一聲清音歌鳴,因此五月別稱鳴蜩。
午月:古代中國人民還用十二地支與十二個月相匹配,五月又稱為午月。
端月:五月初五,是重午,因古人又常把午時當做陽辰,于是又可稱端陽。
榴月:榴月得名于五月石榴花盛極,韓愈有五月榴花照眼明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