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今年農歷二月份即將開啟,二月的第一個節日就是二月二,也就是龍抬頭,關于這個節日,大家知道其中一部分習俗活動,那就是吃龍食,剃龍頭等等,很多習俗活動都有關于龍的說法。那么,2022年頭抬頭是什么時候?2022年二月二龍抬頭是幾月幾號呢?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2022年頭抬頭是什么時候
2022年二月二龍抬頭是3月4號,星期五。
在中國民間傳說,每逢農歷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龍王抬頭的絕美日子,從此以后,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因此,這天就叫“春龍節”。我國北方廣泛的流傳著“二月二這一天的時候,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當每一年春龍節到來,我國北方大部分地方在這天早晨家家戶戶打著燈籠到井邊或河邊挑水,回到家里便點燈、燒香、上供。舊時,人們把這種儀式叫做“引田龍”。這一天,家家戶戶還要吃面條、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為“挑龍頭”、“吃龍膽”、“金豆開花,龍王升天,興云布雨,五谷豐登”,以示吉慶。
龍抬頭是指什么
“龍抬頭”的說辭,來自古老的天文學,上古時代人們選擇黃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個組星象作為坐標,以此作為觀測天象參照物。古人根據日月星辰的運行軌跡和位置,把黃道附近的星象劃分為二十八組,俗稱“二十八宿”。“宿”表示居住。因為它們環列在日、月、五星的四方,很像日、月、五星棲宿的場所,所以稱作“宿”。
“二十八宿”按照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劃分為四大組,產生“四象”:東方蒼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在東方的7個宿分別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象,人們稱它為“東方蒼龍”,其中角宿代表龍角,亢宿代表龍的咽喉,氐宿代表龍爪,心宿代表龍的心臟,尾宿和箕宿代表龍尾。在冬季,這蒼龍七宿都隱沒在北方地平線下,。驚蟄至春分間,角宿(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了,這時整個蒼龍的身子還隱沒在地平線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稱“龍抬頭”。龍抬頭是指蒼龍七宿群星在天空的隱現變化,并非是真有一條動物之龍在變換。
二月二龍抬頭有什么講究
一、剃龍頭:在二月二這一天剃頭發幾乎是咱們全中國人都知道的習俗,預示著新的一年從頭開始,辭舊迎新!
二、吃龍食:二月二這一天吃春餅叫“吃龍鱗”、吃餃子餛飩叫“吃龍耳”、吃面條叫“吃龍須”、吃米飯叫“吃龍子”,凡是占有龍字的食品多吃一些,就能沾到龍氣,會增加自身的好運氣。
三、忌做針線:婦女們二月二這一天是忌做針線活的,說是怕刺傷了龍王的眼睛,不吉利。
四、忌洗衣服:二月二這一天,婦女們停止洗衣服,說是怕傷了龍皮。
二月二龍抬頭吃什么
1、餃子(食龍耳)
餃子是中國北方最好的美食之一,不接受反駁!無論北方人走到哪兒,最難忘的就是餃子,而且最難忘的是母親包的。思鄉有時吃頓餃子會化解很多愁。北方的農村重大節日都要吃餃子的,二月二也不除外的。“好吃不如餃子”這話不是隨便說說的。這餃子有很多形狀,元寶形的、耳朵形的,龍抬頭這天吃餃子稱之為“食龍耳”。,在“龍抬頭”這天,講究吃“肉菜餃子”,即餡中有肉又有菜,取“肉菜”之諧音“有財”,寄語新年財源滾滾之意。
2、炸油糕(食龍膽)
北京、天津等地:有二月二吃油炸糕的習俗,稱之“食龍膽”。油炸糕色澤金黃,被稱作龍膽是很形象的。做法是把黍子碾成黃米,再把黃米磨成面,即成黃米面,由黃米面做成的黃米糕具有“黃、軟、筋、香”四大特點,吃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素糕”,二是“油炸糕”。這個小米可不是那種普通的我們見到小米,是那種糯小米,一般用來做年糕和面食中包上做蒸包。
3、春餅(咬龍鱗)
立春之日講究吃春餅,而過二月二同樣講究吃春餅,立春吃春餅叫做“咬春”,而二月二吃春餅則叫做咬“龍鱗”,是因春餅圓且薄的形狀好似鱗片而得名。二月二吃春餅的習俗源于清代,餅內卷入醬肘子、豬頭肉、樟茶鴨等肉食以及韭菜、蘿卜、豆芽等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