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道教是我們中國的本土宗教。道教在中國古代鬼神崇拜觀念上,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jù),他們是亂世中的英雄。相比于中國大地廣大的佛教信徒,道教就顯得那么的渺小,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那么本期的道教文化,為你解析。
道陵,本名張陵,東漢末年人,他創(chuàng)建五斗米道,稱號正一真人,后被道教奉為教祖。張?zhí)鞄熓兰遥仓v究居住廟觀,但可娶妻置室,傳宗接代,雖有齋戒,但在非齋之日,可以喝酒,嘗葷,天師世家歷來傳有四不吃的規(guī)矩。所謂四大葷指的就是牛肉、烏魚、鴻雁、狗肉。這就是張?zhí)鞄煹乃牟怀裕湓蚴沁@樣的。
1、不食牛,因其善。一輩子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終生勞作,普濟(jì)眾生,它太辛勞了,不能吃。眾所周知,太上老君是騎著青牛出函谷關(guān)的,他被關(guān)令尹喜留下,才鑄就了《道德經(jīng)》。道經(jīng)說,牛羊食草,純善之物也。所以說道家不食牛羊肉,因其善。
2、不食烏魚,因其孝。人們通常說:烏魚最可惡,連自己的親生子都吃,但道教說法與此恰恰相反,他們認(rèn)為:烏魚一到產(chǎn)卵期,兩眼昏花,什么也看不見,只待餓死升天,烏魚崽最有孝心,寧可自己游入母嘴,給娘充饑,也不能讓娘餓死,精神可貴可佳,吃不得。古人一般都不食烏魚,捉到即放之。道教不食烏魚,因其孝。
3、不食鴻雁,因其貞。鴻雁志向高遠(yuǎn),矢志不渝。皆為夫婦后,一心一意,即使一方死亡,另一方也貞守到最后,過單身生活。雌雁產(chǎn)卵之時,雄雁在一旁守候,如遇天敵,奮身反抗。失偶孤雁,終生獨居,處境凄涼,矢志不渝,不再婚配,精神可嘉,不該吃。道教不食鴻雁,因其貞。
4、不食狗,因其忠。古往今來,人們常說: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貧。終生隨主,為主效勞,不可食也。狗是人類至善至忠的朋友,為人類服務(wù),忠心耿耿。所以道教禁食狗肉,因其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