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過江餌絲源自大理州的巍山縣,過橋米線源自紅河州的蒙自縣。
2、過江餌絲是將烹煮好的餌絲和扒肉等佐料分別盛入兩個湯碗中,吃的時候,用筷將餌絲一點點夾入裝有扒肉的湯碗里食用。過橋米線是用一大砂鍋單獨呈裝雞湯或豬骨頭湯,米線及其它配料另裝在其它容器中。吃的時候,將二者混合,就成為一碗熱氣騰騰營養(yǎng)豐富的米線。
3、起源說法不同:由于古時的蒙舍四面環(huán)水,三公主每次回家都要跨越額骨阿寶的陽瓜江,才能將蒙舍城內最著名的扒肉餌絲帶回到大理。由于路途遙遠,為了不改變其特殊的口感,聰慧的三公主便將餌絲和扒肉分開來盛裝。這樣既保證了色鮮味正清淡適中,又滿足了眾人的不同需求。從此大理周邊的許都地區(qū)便開始逐漸流行起這種吃法。而過橋米線這個名字來自于米線的吃法。由于要把新鮮米線從一個碗挑到另一個裝滿湯料的碗內,其過程類似一橋飛渡兩碗間,因此謂之為“過橋米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