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酒的發展歷史悠久,自從杜康釀造出第一口酒,酒就與我們的民族和國家分不開了,長年累月的發展形成了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風交織成中國的酒文化,坐落世界屋脊的青海文化里酒更是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
青海酒文化概述
酒在中國文化中淵源甚長,根深葉茂,自出現至今已發展了數千年的歷史,具有鮮明的時代烙印。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五十六個民族,除奉信伊斯蘭教的民族不飲酒外,其他民族都有飲酒習俗,酒賜予了中國文化濃厚的生活氣息,如今我們不僅沿襲了很多古人飲酒的禮儀、習俗,而且更加豐富多姿。飲酒的習俗各族都有獨特的風格。
有關青海和西寧的風俗習慣,通過文人的手筆,把青海描述得仿佛人間天堂,山美、水美、人美!青海人是愛喝酒的,這與青海的氣候有很大的關系。青海人喜歡干喝,就是不用下酒菜,尤其在鄉村。青海人好客,也表現在喝酒上。
的確在青海,各族群眾的日常生活、婚禮、宴客、祭祀、春游等活動中酒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無酒不成席”、“無酒不敬人”之說,便與酒結下了不解之緣。地處青藏高原的青海省,由于獨特的地理位置、人文環境,形成了別具一格的高原酒文化。
青海人非常質樸、熱情好客,無論民族無論接待親朋好友還是遠方來客都離不開酒。青海人善飲,豪飲,這在全國是小有名氣的,無論大小事情只喝得是天昏地暗、日月無光,真是“壺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長”。俗話說“認識青海,先要認識青海湖;認識青海人,先要和青海人喝上一場酒?!鼻嗪H四芎染朴兴自捳f得好:青海的麻雀都能喝二兩。
青海酒簡介
青稞酒的土法釀造和過程是這樣:首先把青稞洗凈,注意不能讓青稞在水里洗得時間過長。然后倒進鍋里,放入多于青稞容量三分之二的水煮。當鍋中的水被青稞徹底吸收,火不能燒得過旺,邊煮邊用木棍把青稞上下翻動,以便鍋中的青稞全部熟透,并隨時用手指捏一下青稞粒兒,如還捏不爛,再加上一點水繼續煮。
等到八成熟時,把鍋拿下來,晾上20-30分鐘的時間,這時鍋中的水已被青稞吸收干了,趁青稞溫熱時,攤開在已鋪好的干凈布上,然后就在上面撒勻酒曲。撒曲時,如果青稞太燙,則會使青稞酒變苦,如果太涼了,青稞發酵不好。撒完酒曲之后,再把青稞裝在鍋里,用棉被等保暖的東西包起來放好。
在夏天,兩夜之后就發酵,冬天則三天以后才發酵。如果溫度適宜,一般只過一夜就會聞到酒味兒。然后把發酵好的青稞裝入過濾酒的陶制容器中。如果要馬上用酒,就要加水,等泡四個小時后就可以過濾。如果不急用,就把鍋口和濾嘴封起來,需要時隨時加水。頭一鍋水應加到比發酵青稞高兩寸,第二、第三鍋水應加到和發酵青稞一樣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