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上一定年紀之后,都會做一些適合自己的養生活動。爬山無疑是大部分人的第一選擇。那么大家知道去桂林爬山必去的十大名山都有哪些地方嗎?讓城市文化來告訴大家去桂林游玩不可錯過的十大名山之斗雞山。
斗雞山位于桂林市崇信路東側,漓江西岸,北與南溪山相對,海拔288米,相對高度138米,山體占地面積為6.85萬平方米,山體呈東北—西南走向,遠望如雄雞昂首,故名。
斗雞山立于小東江東岸的睜大著眼睛的“雞”是穿山,站在西岸的、聳起了高高的“雞冠”的是雉山(龜山)。峰是頭,月巖是雞的眼睛,東峰是尾,南北是兩翼,中峰是雞背。龜山像一只昂冠振翅欲斗的雄雞。船過凈瓶山,到漓江鐵橋附近200米處往回看其形狀就像是正在打斗的場面。
斗雞山并不是一座山,它是桂林小東江東西兩岸的兩座山(穿山與雉山),因為兩座山造型酷似在斗雞,所以它成為兩座山的合稱。斗雞山是漓江十大奇觀之一,引起人們無限的遐想。
傳說從前,有幾個書生到桂林來應試。船過衛家渡以后,一個書生遠遠望見這兩座山,感到新鮮,就叫大家出來看。有一位喜歡寫對聯、猜謎子的,想拿這座山出對子,就說:“我出個對子給你們對,但第一,只準寫桂林的山;第二,不論順著念或是倒著念,都要一個樣。”
大家想了想,七嘴八舌地喊起來:“要得!要得!”“你快點出!”那書生不慌不忙念了七個字:“斗雞山上山雞斗。”大家一聽,果然無論從上念到下,還是從下念到上,意思和文字擺布都是一個樣。
上聯一出,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爭著對下聯。誰曉得對了老半天,沒有一個對得上。這時候,船已過了雉山和象山,在水東門靠了岸。上岸后,書生們忙著準備考試,對對子的事就擱下來了。
幾年以后,他們中間有兩個人又來到桂林應試,他倆又坐在同一條船上。當他們遠遠望見斗雞山時,又記起了那沒對出來的對子。
當時,漓江的水很豐滿,船走得快,過凈瓶山時,還不到晌午。他兩人見時間還早,就對船家說:“時間還早,把船劃進小東江,看看那一路的風光好不好?”船家連聲說:“好。”
就這樣他們的船駛進了小東江,來到龍隱洞。他們走進龍隱洞,仰首瞻望洞頂,看見上面有龍頭、龍尾、龍爪和龍鱗的印跡。穿出龍隱洞,他們又走進了龍隱巖,只聽見“叮叮咚咚”的滴水聲,抬頭一望,有一條一尺多長的鐘乳垂下來,不停地滴著水,旁邊一塊石頭上,還刻著“滴玉泉”三個字,泉水它把地面滴出了一個洼坑。書生正看得出神,突然有人招呼:“請秀才到里面用茶。”
他們回頭一看,原來是龍隱巖口釋迦寺的一位和尚。他們隨著和尚走進了寺院。坐定以后,一邊吃茶一邊聽和尚講故事。
和尚說:“古時候,這里曾經住過一條老龍,成天睡覺,不肯動,外邊天大旱它也不理睬。隔了好久它破壁飛走了。”聽到這里,一個書生忽然大聲叫喊:“有了!有了!對上了!”
和尚問請了原由,和上聯一對,果然對仗工整,念起來倒順都一個樣:
斗雞山上山雞斗,
龍隱巖中巖隱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