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獨有民族東鄉族,是信奉伊斯蘭的民族之一,和其他少數民族一樣擁有者自己獨特的傳統文化,而東鄉族的十大特產有哪些你知道嗎,那么本期的民族文化就快來了解一下吧。
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是臨夏頗具代表性的一道名吃。有一種流傳:“說起手抓,想起臨夏”, “客人來了,不吃頓手抓,枉來臨夏”。所以手抓羊肉幾乎成了東鄉族飲食文化的代表作。
大紅袍花椒
大紅袍花椒金秋八月,紅椒墜枝。位于劉家峽水庫之濱的東鄉縣河灘鎮,一片片大紅袍花椒宛如朝霞,染紅了田野山川。忙于采摘的椒農提筐背簍,穿梭于叢叢椒林之中,流露出豐收的喜悅。
唐汪大接杏
久負盛名的產于東鄉縣唐汪川,是當地人民經過長期培選育形成的地方優良品種,具有400多年栽培歷史。 唐汪大接杏肉質細密,味甜多汁,果色艷麗,富有芳香,平均單果重90.3克,最大的達150克,是極好的鮮食和加工品種。
川杏
又名大桃杏,主產于唐汪川,以個大色鮮,皮薄肉厚,汁多味美,纖維少為特色,營養豐富,宜生食。其仁味甜,也可食用。桃杏栽培源于明代,距今已有五六百年歷史。
地耳
俗稱地耷、地衣,屬野生菌類。產于東鄉縣境內黃土表層上的地耳,較其他菌類營養含量更高,屬黑色類綠色食品。
三炮臺蓋碗茶
東鄉族酷愛喝茶,從茶具、茶葉、配料的搭配都要精益求精。茶具一定要選“三炮臺”,“三炮臺”顧名思義,即它由蓋子、茶盅、掌盤三層組成。
地鍋鍋
地鍋鍋地鍋鍋是東鄉族吃洋芋的一種方法。其做法很獨特,不用鍋,不用油,而味道卻很特別,是一種別具情趣的野餐。
米面窩窩
把米面用滾燙的開水攪拌成團塊,裝在瓊鍋里,在炕洞里燒熟,帶甜味,有時窩窩里還放上甜棗。
酥散
油炸的大麻花,有人的胳膊粗細,扭成盤旋狀,一尺見方,食用時掰開分食。東鄉人對所有的面食,無論大小,都得掰開吃,不得一拿上就囫圇吞咽,這是規矩。
羅婆弱
一般混煮一些青稞、小麥、豆子或大豆,多喜用羊頭及羊蹄雜碎一齊煮用。羊蹄雜碎,燎掉毛,反復沖洗干凈,再放上花椒,青鹽,和糧食混煮在一起,講究要煮熟煮爛,是可口的美味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