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初七是11月初七,農歷十一月為“冬月”,又稱辜月、暢月、后十月、仲冬。一年十二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的話,又稱“子月”稱“建子”。寒冬臘月,即是指春節前最冷的三個月,寒月為十月,冬月為十一月,臘月為十二月。
據《史記·封禪書》載:“黃帝得寶鼎神策,是歲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紀,終而復始。”這就是說在黃帝時便以冬至為元旦了,不只是“沿襲”周代(“姬家”)“建子春”,冬至曾是“年”已是由來已久,后來“冬至大如年”的由來原是因為“冬至曾是年”。冬至習俗原是周代年俗的殘余。但隨著年代日益久遠,及歷法的變遷,冬至節曾是年節已逐漸被淡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