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p>
孔子說:“抑制自己,使語言行動都合于禮,就是仁。一旦這樣做到了,天下都會稱許你是仁人。”
2、子曰: “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孔子說:“不合符禮教的話不能看,不合符禮教的東西不能聽,不合符禮教的東西不能說,不合符禮教的事不能做?!?/p>
3、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
孔子說:“麻冕是古禮,現在改用黑絲作冕,比麻冕節省了,我從眾,也用黑絲冕。臣對君在堂下拜,這是古禮,現在都在堂上拜,我覺得這樣太驕矜無禮了,雖違逆于眾,我還是在堂下拜?!?/p>
4、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p>
有人說:“禮的應用,以和諧為貴。古代君主的治國方法,可寶貴的地方就在這里。但不論大事小事只顧按和諧的辦法去做,有的時候就行不通。為和諧而和諧,不以禮來節制和諧,也是不可行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