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這首詩中描寫到的景物有:草地、晚風、笛聲、黃昏、明月。
牧童呂巖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
注解:
青草像被誰鋪開在地上一樣,方圓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風中隱約傳來三四牧童聲悠揚的笛聲。
牧童放牧歸來,在吃飽晚飯后的黃昏時分。
他連蓑衣都沒脫,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詩人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機地融合起來,描繪了一幅非常幽雅美麗的圖畫,為后兩句寫牧童出場布置了背景。這些景物,色彩和諧,基調清新,有了這樣的環(huán)境,那牧童自然就是悠哉悠哉、其樂融融的了。同時,也表現(xiàn)出了牧童無憂無慮,悠閑自在的情致
是一幅悠然超凡、世外桃源般的畫面,無論是色彩的搭配,還是背景與主角的布局,都非常協(xié)調,而畫中之景、畫外之聲,又給人一種恬靜悠遠的美好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