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族的仇恨導致滿洲人團結一致。在明朝統治中國的300年間,對各個少數民族實行分而治之的策略。他們煽動女真人的內部分裂與部落爭斗,在女真四分五裂的情況下,再將“反叛”的部落鎮壓,將部落首領處死,將部落民眾屠殺。可見當年明朝對女真的民族壓迫之重。
2、明朝內部的分裂導致國立衰微。明朝的皇帝的最大的特點是怠政,史學界歷來有 “明非亡于崇禎 而亡于萬歷”的說法 ,萬歷皇帝是明朝怠政皇帝的最典型代表, 由于明朝政權的腐朽與墮落,再加上連年的自然災害 ,致農民起義此起彼伏。這也為明朝的滅亡加了催化劑。
3、滿族自身的強大。17世紀的女真,擁有完善的軍事制度以及優秀的軍事領導人才。
4、明朝中央集權制導致的軍事力量衰弱。為避免漢、唐朝藩鎮四起,軍閥割據的現象,明朝將軍事權力集中于中央,地方武裝力量薄弱,導致雖然沒有大的內亂,但軍隊戰斗力極其低下的現象。且明朝重文輕武現象嚴重,以致被外族強行吞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