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尾的凳子叫床尾凳,解釋為沒有靠背的坐具。床尾凳最初源自于西方,是貴族起床后,坐著換鞋的。隨著流傳,床尾凳除了可以防止被子滑落,放一些衣服,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如果有朋友來,房間里沒有桌椅,坐床上覺得不合適,就可以坐床尾凳聊聊天。
最初作為坐具的凳子,到了明清兩代有了更多用途。放在床的兩側作為腳凳;擺在柜子旁,兼有花幾的作用,擺放盆花、盆景。至于家中高大的頂墻柜旁,登高取物用。在寺廟中,作為打禪的坐具,因此這里的凳子坐面一般寬又矮,造型則素雅簡潔。農家使用的凳子則粗獷、質樸,凳腿一般較粗,看上去質樸堅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