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水為之,而寒于水的而的意思是卻。
原文: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
譯文:靛青是從藍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藍草的顏色更深;冰是水凝結而成的,卻比水還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線,用煣的工藝把它制成車輪,那么木材的彎度就合乎圓的標準了。
出自戰國時期思想家、文學家荀子創作的一篇論說文《勸學》。
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在人性問題上,提倡性惡論,主張人性有惡,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后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其學說常被后人拿來跟孟子的‘性善論’比較,荀子對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當顯著的貢獻。
他的文章已有語錄體發展成為標題論文,標志著我國古代說理文趨于成熟。對后世說理文章有一定影響。《荀子》中的五篇短賦,開創了以賦為名的文學體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