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校教育呼吁更專業的情商訓練計劃;
在我國,情商理論的內容幾乎沒有納入正式課程或進行專門訓練,即使是德育課也很少觸及到情商的深層結構,所以在我國很少有人會想到專門為情緒開設一門課程,在這方面美國許多學校的大膽嘗試給我們以啟迪。
2、將情緒教育融入既有的課程;
專門的情緒教育會加重老師的教學負擔,要增加新的課程不免會遭遇阻力,因此將情緒教育融入既有的課程,不但絲毫不占據課堂上的時間而是完全融入學校生活的一部分,如將社會能力課融入語文課,在講關于讀書技巧的時候也會插入如何集中注意力、自我激勵、克制做其它事的沖動等。
3、將情緒教育融入學校生活;
比如學生違紀,讓其它同學對違紀同學的處罰方式提供意見,專家認為這不但有助于培養孩子克制沖動、表達感受與解決沖突的能力,也可以讓孩子了解除懲罰之外還有更好的管教方式,使學生懂得任何紛爭都可協調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