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暑是什么意思 伏暑意味著什么
伏暑釋義:炎熱的伏天。伏天指三伏,三伏是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稱。夏至后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一天,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第一天,立秋后第一個庚日為末伏第一天。初伏、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從初伏到末伏通常為一年當中天氣最熱的一段時間。如:炎炎伏暑,出門最好打把洋傘。
伏暑宜吃食材
1、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補充充足維生素;
2、多食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增強身體抵抗力;
3、多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質飲食。
伏暑忌吃食材
1、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2、忌油膩、煎炸類食物;
3、忌過咸、生冷飲食;
4、忌吸煙酗酒。
伏暑應該如何護理
伏暑見《濟生方》卷三。《溫病條辨》卷一:“長夏受暑,過夏而發者,名曰伏暑。霜未降而發者少輕,霜既降而發者則重,冬日發者尤重。”《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五:“伏暑癥,暑久伏病也。……若熱毒之氣既已受之,或為些小風寒所固,此毒遂漸漸入內,伏于三焦腸胃之間,或秋或冬,久久而發,此暑毒伏于人身之內。”
伏暑的保健
預防:
1. 加強身體鍛煉,增強抗病能力。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滅蚊、滅鼠、防蚊、防鼠。注意防止受寒感冒、避免勞累。
2. 在秋冬季節伏暑多發時令和流行性出血熱高發區(疫區),可預防性地服中藥:丹參30克,白茅根30克,大青葉10克,黃芪15克,枳實10克,甘草6克,蒲公英30克,生大黃3克。
高溫天如何防暑降溫
1、多喝水。
在炎熱的天氣里,你或許想要一杯冰鎮啤酒。最好少喝酒,因為酒精可能導致身體缺水。礦泉水或低糖汽水是更好的選擇。此外,咖啡或是可樂等含有咖啡因的飲料也盡量少喝,它們都會增加體內的代謝熱量。
2、外出的要注意遮陽降溫。
選擇透氣好、淺色天然面料的衣服,不要赤膊,長時間暴露在烈日下最好穿寬松的長袖長褲,避免皮膚曬傷。出門要做足防曬準備,戴太陽鏡、遮陽帽或使用遮陽傘。
3、多吃降溫防暑的食物。
夏天要多吃瓜,這是因為,瓜類大多能清熱利濕,幫助排除毒素,是降溫防暑的好食物。比如:黃瓜、絲瓜、苦瓜、冬瓜等,它們是含水量最高的食物,而且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能有效補充夏日流失的大量水分。同時它們幾乎不含脂肪,能量低,大部分有降脂降糖的功效。
除了多吃芹菜、百合、西紅柿、黃瓜等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還要適當吃點苦瓜、龜苓膏等苦味食物,有助利尿祛濕、消炎退熱。
4、保證室內植物綠化。
陽臺庭院綠化,栽樹種花,不僅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而且有調節小氣候的作用,會使空氣清新、涼爽宜人。因為綠色植物既能遮陽, 又通過葉面蒸發水分達到降溫作用。
5、合理啟閉門窗。
如果在早晚涼爽之時開啟門窗通風,讓空氣流通,而在白天尤其中午將門窗關閉,以隔絕室外熱空氣的侵襲,并拉上淺色窗簾,阻擋陽光,反射熱幅射,就能使居室變得較為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