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吃什么祛濕 小滿時節清熱利濕食物食譜推薦
食物推薦:
1、苡仁
苡仁是從古代就有的一種谷類,原產于越南,在我國也稱薏米、薏仁、苡米、薏苡仁。被譽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苡仁是五谷類中纖維質最高的,低脂、低熱量,是減肥的最佳主食。它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油脂、維生素、礦物質和糖類。有美白、除斑功能,對下半身水腫的人尤具療效。《本草綱目》謂苡仁“健脾益胃,補肺清熱、祛風勝濕,養顏 駐容、輕身延年”。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等功效,適用于小便短赤、水腫腳氣、風濕痹痛、脾虛泄瀉、扁平疣等病癥。除此之外,苡仁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以及油脂。含有維生素B1、B2,鈣、磷、鐵等礦物質,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纖維。
2、扁豆
中醫認為,扁豆味甘、性平,歸、胃經,氣清香而不串,性溫和而色微黃,與脾性最合。有健脾、和中、益氣、化濕、消暑之功效。主治脾虛兼濕,食少便溏,濕濁下注,婦女帶下過多,暑濕傷中,吐瀉轉筋等證。扁豆的營養成分相當豐富,包括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鉀及食物纖維、維A原、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C和氰甙、酪氨酸酶等,扁豆衣的B族維生素含量特別豐富。此外,還有磷脂、蔗糖、葡萄糖。
另外扁豆中還含有血球凝集素,這是一種蛋白質類物質,可增加脫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的合成,抑制免疫反應和白細胞與淋巴細胞的移動,故能激活腫瘤病人的淋巴細胞產生淋巴毒素,對肌體細胞有非特異性的傷害作用,故有顯著的消退腫瘤的作用。腫瘤患者宜常吃扁豆,有一定的輔助食療功效。扁豆氣清香而不串,性溫和而色微黃,與脾性最合。
3、玉米
玉米是粗糧中的保健佳品,對人體的健康頗為有利:玉米中的維生素B6、煙酸等成分,具有刺激胃腸蠕動、加速糞便排泄的特性,可防治便秘、胃病、腸炎、腸癌等。而且,玉米還具有調中開胃、降濁利尿等功效,適用于尿路結石或慢性腎炎水腫、高血壓、食欲不振等癥。
現代研究證實,玉米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亞油酸的含量高達60%以上,它和玉米胚芽中的維生素E協同作用,可降低血液膽固醇濃度并防止其沉積于血管壁。因此,玉米對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高脂血癥及高血壓等都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4、高梁
高粱的營養價值較高,富含淀粉、蛋白質、鐵、維生素A、脂肪等營養物質,在補充人體所需營養的同時,還可以預防一些疾病。在每100克高粱中含有蛋白質8.4克,脂肪3克,糖類74克,鈣8毫克,磷179毫克,鐵3.9毫克,維生素B10.30毫克,維生素B20.1毫克,含熱量1507卡路里。
高粱除了營養價值高之外,由于功效多還可以入藥。中醫認為,高粱性味甘、澀、溫,有和胃、健脾、止瀉等功效。可用來治療積食、消化不良、濕熱、下痢、小便不利等病癥。人們常用用甘蔗汁來熬高粱粥,具有生津、益氣的功效,這對老人痰多咳不出、口干舌燥等病癥有顯著療效。
5、水芹
所謂“水芹菜”,就是市場上的南方“小芹菜”。這種芹菜的莖大多有些發白,且比較細,形狀短小。這種芹菜本身就有很濃的芹菜香味,可以用于去除其他食品中邪的腥的味道。所以,常在料理中起提味的作用。中醫認為,水芹味甘辛、 涼、入肺、胃經,有清熱解毒、養精益氣、清潔血液、降低血壓、宣肺利濕等功效,還可治小便淋痛、大便出血、黃疸、風火牙痛 痄腮等病癥。從芹菜子中分離出的一種堿性成分,對動物有鎮靜作用,對人體能起安神的作用,有利于安定情緒,消除煩躁。不僅如此,水芹還具有清熱利水的功效,適用于小便淋痛、小便出血、帶下等病證。
6、冬瓜
冬瓜主要產于夏季,取名為冬瓜是因為瓜熟之際,表面上有一層白粉狀的東西,就好像是冬天所結的白霜,也是這個原因,冬瓜又稱白瓜。冬瓜含維生素C較多,且鉀鹽含量高,鈉鹽含量較低,高血壓、腎臟病、浮腫病等患者食之,可達到消腫而不傷正氣的作用。冬瓜還有清熱利水、消腫解毒、生津除煩等功效,適用于暑熱煩渴、水腫、小便不利、消渴引飲以及水氣浮腫喘滿等病癥。不僅如此,冬瓜中所含的丙醇二酸,能有效地抑制糖類轉化為脂肪,加之冬瓜本身不含脂肪,熱量不高,對于防止人體發胖具有重要意義,還可以有助于體形健美。
7、洋蔥
洋蔥是很有保健作用的蔬菜,同時洋蔥的營養價值對于身體健康是有很多的好處的,像是洋蔥中的硒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抗氧化物質,同時可以減少人們患上癌癥的幾率。洋蔥中含有與降血糖藥甲磺丁脈相似的有機物,可以幫助人體降血糖,糖尿病患者每天吃洋蔥25——50克可以有緩解病情的作用;洋蔥可以殺菌、刺激食欲、幫助消化,同時也有了可以預防感冒和祛痰的作用。
不僅如此,洋蔥性味辛辣,洋蔥不含脂肪,其精油中含有可降低膽固醇的含硫化合物的混合物,具有和胃下氣、化濕祛痰的功效,可用于治療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食積內停等癥。小滿時節天氣漸漸炎熱,吃點洋蔥也不錯。
食譜推薦:
芹菜拌豆腐
配料:芹菜150克,豆腐1塊,食鹽、味精、香油個少許。
做法:芹菜切成小段,豆腐切成小方丁,均用開水焯一下,撈出后用涼開水冷卻,控凈水待用。
將芹菜和豆腐攪拌,加入食鹽、味精、香油拌攪勻即成。
功效:平肝清熱、利濕解毒。
冬瓜草魚煲
配料:冬瓜500克,草魚250克,食鹽、味精、植物油適量。
做法:冬瓜去皮,洗凈切三角塊,草魚剖凈,留尾洗凈待用。先用油將草魚(帶尾)煎至金黃色,取沙鍋一個,其內放入清水適量,把魚、冬瓜一同放入沙鍋內,先武火燒開后,改用文火燉至2小時左右,湯見白色,加入食鹽、味精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平肝、祛風、利濕、除熱。
荸薺冰糖藕羹
配料:荸薺250克,藕150克,冰糖適量。
做法:荸薺洗凈去皮,藕洗凈切小塊。砂鍋加水適量,將荸薺、藕同入鍋內文火煮燉20分鐘時,加入如冰糖再燉10分鐘,起鍋即可食用。
功效:清熱利濕,健脾開胃,止瀉固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