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州之亂發生在公元696年武則天當政時期。唐代的營州在今遼寧省朝陽一帶,那個時候的營州主要還是由唐朝委派的都督管理。
當時的背景:
契丹其實在唐初還是比較強大的,貞觀末年在遼西設置了松漠都督府今內蒙古通遼附近,任命其首領窟歌為都督,并世代世襲,后來窟歌死后,他的子孫跟唐的關系越來越差,甚至和奚一起做過侵掠營州的事情,唐朝又采取了息事寧人的態度,還封了窟歌的孫子李盡忠為武衛大將軍、松漠都督,任命李盡忠的姻親孫萬榮為歸誠州刺史,但是沒有得到所希望的孝忠。武則天通天元年五月公元696丙申年,營州都督趙文翙驕橫且剛愎自用,曾經幾次侵擾和侮辱契丹,視契丹酋長如奴仆,并在契丹出現災荒的時候也沒有及時賑給,這些行為也加重了李、孫的反叛心理,于是“李盡忠、孫萬榮等人,舉兵殺翙,據營州作亂。
武則天怒其反叛,下詔改萬榮為萬斬、盡忠為盡滅,這就是營州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