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的處暑如何得名 處暑節氣的名稱由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記錄:“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含有躲藏、終止的意思;處暑即“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處暑由此而得名。
為什么叫“處暑”呢?處即為“停止”之意,暑指暑天,處暑即為暑天停止,與“出暑”諧音,是指炎熱離開,暑氣逐漸消散。
處暑即“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意味著即將進入氣象意義的秋天,處暑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這個時期的氣候特點是氣溫下降、秋高氣爽,故屬于秋天的節氣。
處暑過后天氣轉涼。中午熱,早晚涼,晝夜形成較大的溫差。“一場秋雨一場涼”的氣候特征明顯。晝熱夜涼的氣候,對人陽氣的收斂形成了良好的條件。需要注意的是,因為早晚氣溫低、多風而且光照強烈就要適度的增加衣物做好保暖、防風、防曬,以避免受涼、受風和日光性皮炎的發生。
處暑節氣意味著進入氣象意義的秋天,處暑后中國長江以北地區氣溫逐漸下降。
處暑節氣的由來
太陽到達黃經150°時是農歷二十四節氣的處暑。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疤帯焙卸悴亍⒔K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对铝钇呤蚣狻氛f:“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薄疤帯笔墙K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于這一天結束,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處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節氣,它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
我國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贝斯潥庵欣销楅_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
詩云“一度暑出處暑時,秋風送爽已覺遲。日行南徑斜暉里,割稻陌阡車馬馳。(左河水)”,處暑以后,除華南和西南地區外;我國大部分地區雨季即將結束,降水逐漸減少,水稻成熟收割。尤其是華北、東北和西北地區必須抓緊蓄水、保墑;以防秋種期間出現干旱而延誤冬作物的播種期。
處暑節氣吃什么傳統食物
1.銀耳
可以潤肺止咳、生津養陰,還具有消除肌肉疲勞、健腦防衰的作用。推薦吃法:先將銀耳洗凈后放入砂鍋中熬至濃稠酥軟,再將西紅柿洗凈后去皮搗爛,放入銀耳羹中煮開,加入冰糖適量調味;也可以將銀耳和黑木耳一起洗凈后,蘸芥末醬油吃,味道很鮮美。
2.石榴
處暑是吃石榴的季節。石榴中維生素C和維生素E都高于蘋果和梨。紅粉皮石榴含維生素C高,青皮石榴含維生素E高。石榴性味溫甘酸澀,有生津止渴、殺蟲止痢的作用。石榴可直接食用,也可榨汁飲用。酸石榴對防治腹瀉很有效,甜石榴可防治咽燥口渴。
3.玉米
處暑是玉米成熟的季節,新鮮玉米中的賴氨酸是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只能從食物中攝取,而其他食物中的含量極少,因此,新鮮玉米是賴氨酸的主要來源之一。特種玉米的營養價值要高于普通玉米。比如,甜玉米的蛋白質、植物油及維生素含量就比普通玉米高1——2倍,“生命元素”硒的含量則高8——10倍。
4.山藥
能清心安神、補中益氣、助五臟、強筋骨,可保持血管彈性,防止動脈硬化。推薦吃法:將洗凈后的山藥搗碎后加糖調成餡,與糯米粉一起制成湯圓食用;也可做拔絲山藥;或是去皮用淡鹽水洗后切成小塊,加入適量糖桂花醬,當冷盤。
5.西洋參
可抗疲勞、抗缺氧,處暑人們會出現陰虛少氣、口干口渴、萎靡乏力的情況,在煮粥或燉肉時放入一些西洋參,不僅能鎮靜防秋燥,還能溫和滋補。推薦吃法:可以用西洋參片沖泡喝,非常簡便。甚至在吃火鍋時,在里面放入西洋參,也可以有效進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