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產后清洗。母牛在產后的體質是非常差的,如果管理不當導致被感染的話,那么不僅會增加養殖成本,嚴重的時候還會導致死亡。因此我們在母牛產后,要對母牛的兩脅、肚子、乳房以及身體后部、尾巴等容易臟污的地方進行清洗。在清洗的時候要注意水溫,不可使用冷水,要以不燙的溫水進行進行。然后用干凈的草料或者是毛巾將其擦拭干凈,再及時清除墊草,更換干凈干燥的墊草,不可讓母牛躺在潮濕冷涼的地方。
2、注意飲水。母牛在產下牛犢之后,會消耗大量的體力,母牛的體質是非常虛弱的。因此母牛也極易口干,但是要注意的是,在喂水的時候,不可讓其喝冷水。如果讓母牛飲用冷水的話,那么會導致母牛體溫驟降。從而造成體溫環境不適,極易出現感冒、發燒等問題。并且受到冷水的刺激,會導致母牛胎衣體質,導致母牛體質受到嚴重傷害。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產后母牛不可喝冷水,在母牛產后,讓其休息半小時左右,然后飼喂與母牛體溫溫度相近的溫水,連續七日左右,再逐漸改為室溫水。
3、排出胎衣。母牛在產仔后6-7小時左右要注意將胎衣排出,最晚也要在12小時內將其排出。排出胎衣之后要及時取走遠離母牛,避免母牛吞食,且要檢查排出胎衣是否完整,避免有殘留。如果在產后24小時、夏天12小時內還沒有排出胎衣的話,那么便要人工進行手術剝離。并且還要觀察母牛的子宮排出物排出情況,如果子宮排出物最后顏色透明的話,那么便代表差不多已經排干凈了。如果在產后的10天內,顏色為灰褐色且伴有惡臭味的話,那么可能出現了子宮炎癥。
4、注意事項。在母牛分娩之后,要注意及時為母牛蓋好保暖物,避免溫度過低導致母牛感冒,影響泌乳與牛犢的生長。然后要使用聚維酮碘消毒液等藥劑對母牛的外陰部進行清洗消毒工作。在產后的5天左右,可適當飼喂一些精料,但不可過多,應根據母牛的產奶量上升而適當提高,不過每天最多不可超出1斤。要適當飼喂一些優質的粗飼,例如羊草等,促進母牛盡快恢復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