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朝是什么時間
上朝是什么時間
按照清律,皇帝是五更上朝,即卯時,相當(dāng)于北京時間的05:00至07:00。而大臣一般在寅時就會在午門外等候,即北京時間03:00時至05:00。清朝皇帝一般是十日一朝,并不是像電視連續(xù)劇那樣每天都要上朝,但康熙、雍正、乾隆這幾代英主卻是天天坐朝。兩漢時期,皇帝對丞相待之以禮。丞相覲見皇帝時,皇帝起立,賜丞相座。丞相生病了,皇帝還要親自前去探視。隋唐時期的官員上朝奏事也均有座,到了宋代,官員上朝必須站著奏事。至清朝,大臣奏事連站都不行了,必須跪著。明代自朱元璋起,就明文規(guī)定,“大朝儀”須“眾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時跪地時間特別長,以至于大臣們都有特別的護膝。從禮儀上的變化可以看出,自宋代以后,皇帝的權(quán)威越來越高,而官僚的地位卻不斷下降。
導(dǎo)讀按照清律,皇帝是五更上朝,即卯時,相當(dāng)于北京時間的05:00至07:00。而大臣一般在寅時就會在午門外等候,即北京時間03:00時至05:00。清朝皇帝一般是十日一朝,并不是像電視連續(xù)劇那樣每天都要上朝,但康熙、雍正、乾隆這幾代英主卻是天天坐朝。兩漢時期,皇帝對丞相待之以禮。丞相覲見皇帝時,皇帝起立,賜丞相座。丞相生病了,皇帝還要親自前去探視。隋唐時期的官員上朝奏事也均有座,到了宋代,官員上朝必須站著奏事。至清朝,大臣奏事連站都不行了,必須跪著。明代自朱元璋起,就明文規(guī)定,“大朝儀”須“眾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時跪地時間特別長,以至于大臣們都有特別的護膝。從禮儀上的變化可以看出,自宋代以后,皇帝的權(quán)威越來越高,而官僚的地位卻不斷下降。

按照清律,皇帝是五更上朝,即卯時,相當(dāng)于北京時間的05:00至07:00。而大臣一般在寅時就會在午門外等候,即北京時間03:00時至05:00。清朝皇帝一般是十日一朝,并不是像電視連續(xù)劇那樣每天都要上朝,但康熙、雍正、乾隆這幾代英主卻是天天坐朝。
兩漢時期,皇帝對丞相待之以禮。丞相覲見皇帝時,皇帝起立,賜丞相座。丞相生病了,皇帝還要親自前去探視。隋唐時期的官員上朝奏事也均有座,到了宋代,官員上朝必須站著奏事。至清朝,大臣奏事連站都不行了,必須跪著。明代自朱元璋起,就明文規(guī)定,“大朝儀”須“眾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時跪地時間特別長,以至于大臣們都有特別的護膝。從禮儀上的變化可以看出,自宋代以后,皇帝的權(quán)威越來越高,而官僚的地位卻不斷下降。
上朝是什么時間
按照清律,皇帝是五更上朝,即卯時,相當(dāng)于北京時間的05:00至07:00。而大臣一般在寅時就會在午門外等候,即北京時間03:00時至05:00。清朝皇帝一般是十日一朝,并不是像電視連續(xù)劇那樣每天都要上朝,但康熙、雍正、乾隆這幾代英主卻是天天坐朝。兩漢時期,皇帝對丞相待之以禮。丞相覲見皇帝時,皇帝起立,賜丞相座。丞相生病了,皇帝還要親自前去探視。隋唐時期的官員上朝奏事也均有座,到了宋代,官員上朝必須站著奏事。至清朝,大臣奏事連站都不行了,必須跪著。明代自朱元璋起,就明文規(guī)定,“大朝儀”須“眾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時跪地時間特別長,以至于大臣們都有特別的護膝。從禮儀上的變化可以看出,自宋代以后,皇帝的權(quán)威越來越高,而官僚的地位卻不斷下降。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