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蜀國是在公元263年被司馬昭所滅。據記載,蜀國在諸葛亮死后,蜀國就出于岌岌可危的狀態。蜀國后期,沒有出現什么大將,只有姜維在勉強在支撐者蜀國。
由于姜維錯誤的戰略部署,讓鐘會在一個月內就占領漢中,外加蜀漢北部最重要的防線崩潰。才讓鄧艾一路也很快突破武都和陰平。而姜維當時出于被鄧艾和諸葛緒雙方夾擊的險境,根本來不及去救援漢中,只能和廖化、張翼等人退守劍閣。至此,除了個別地點,其余的蜀國北境全部淪陷,才讓司馬昭大軍最終將蜀國給滅掉了。
其實蜀國之所以被滅國,主要原因還是蜀國國主劉嬋在后期寵信宦官黃浩,蜀國防御上下不能同心和蜀國后主懦弱無能,朝中的臣子都懦弱不能統一御敵,沒就什么抵抗的能力,蜀國自然而言的被滅亡。
蜀國全稱蜀漢,三國之一。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截止到263年被司馬昭所滅,共歷二帝,四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