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西鼓樓位于隴西縣城中心,隴西鼓樓是隴上著名古建筑,它巍峨壯麗,氣魄非凡,屹立于隴西大城什字中心。因其年代久遠和構造精妙,成為隴西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象征。
隴西鼓樓始建于北宋仁宗年間,皇佑四年,出于加強武備,韓琦在城東一里處建一樓,起名威遠樓,是威震遠方之意,到了元初,汪世顯父子擴建城桓時,將威遠樓移建城中。公元1341年,官府把計時的銅壺滴漏及報時的更鼓置于樓上,因此俗稱鼓樓。
明初,因樓木朽敗,施工重記建,首先砌一巨型磚墩臺基,臺基之上架木構筑高樓,其外觀更加雄偉,故改名為雄鎮樓。清康熙55年加以擴建,改修為磚基三層木構樓,成為現今模樣。并將錯就錯1102年所鑄銅鐘移置樓上,擊之聲聞四達十余里,俗明鐘鼓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