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所說的“違緣”,是指違背自己心意的事緣。
因緣和會有三種情形:違緣、順緣、中境。“違緣逼惱名為苦受,順緣生適名為樂受,中境所生名為舍受。”(《大乘義章》卷8)
違緣的樣態:如毀罵、盜賊、水火等災難,又如“所謂寒熱、饑渴、蚊?、風日、毒蟲、刀杖等類,及諸纏結。”(《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448)。
面對違緣的感受:不趁心意的事情,容易產生苦惱,甚或起貪嗔癡心等。
若無法積極面對違緣,則容易遠離清凈:“遠清凈者,謂由懈怠或由違緣經極長時,或經多生,或經多劫方能清凈。”(《瑜伽師地論》卷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