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下元節是個祭祖的日子,這反映了生者對亡人的哀思與敬重,歸于一種精神上的寄予。那么下元節有什么講究?下元節主要的風俗活動有哪些?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下元節有什么講究?1、下元節去寺廟有一定的禮儀
下元節也是道教的修齋日之一,如果打算去寺廟祭拜,一定要遵守一定的禮儀、禁忌。例如說在穿著上一定要樸素、莊重、清凈,穿著不要過于奇異,也不可過分暴露。
2、下元節祭祀親人時間有講究
下元節在家中紀念祖先和逝去的親人,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提前把家中打掃干凈,然后沐浴之后穿著合適的服飾,準備祭祀物品。一般的祭祀物品除了魚肉、水果等等,還要準備祭酒。最后在下元節的晚上,月出之后焚香、祭酒為好。
3、下元節祭祀有注意事項
下元節是個祭祖的日子,這反映了生者對亡人的哀思與敬重,歸于一種精神上的寄予。但凡是給死者的衣物、冥鈔諸物,都必須燒焚干凈,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傳達給亡人。
4、下元節有水色活動
在下元節這天很多地方會進行“水色”等活動,也就是在戶外祭下元水官。在古時候人們會穿著漢服乘彩船巡游,一般船上會擺放祭品,置備樂器,懸掛燈籠。在月亮出來的時候,依次進行祭下元水官,并向下元水官訴說生活的苦厄與煩惱。
下元節主要的風俗活動有哪些?①拜水官:傳說這天是水官來人間傾聽老百姓訴說疾苦的日子,家家戶戶會準備供品,祈禱家宅平安,老人小孩都健健康康的。
②焚燒紙錢:一般是金銀包袱,上書先人的名諱,為了讓他們能夠順利收到。
③吃節令美食:主要有芋包子、糍粑、墨魚、蓮藕和麻腐包子等食品,往往在祭祀結束后和親人朋友一同分享。
④拜水神:舊時會在田埂上擺上供品,希望地里的莊稼能夠平安過冬,因為冬天是比較干燥少雨的時令,如果有降水滋潤就有希望獲得好收成。
下元節的由來是什么?它來源于夏禹治水的傳說,人們紀念他幫群眾脫離了水災危害,感念其功德,會在農歷的十月十五,舉行相關活動來感謝他。另外也與道家有關,一些道觀會設立場,修齋祈福,場面十分盛大,當地人們也會參與進去,希望來年能夠風調雨順、五谷豐登,象征著大家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