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入過量的食鹽有什么危害
可能引起高血壓。長期攝入過量的鹽分會使血液中鈉離子的濃度升高,機體為了維持滲透壓的平衡,會促進水分流向組織液并造成血容量過大,因此會增加血管壁的壓力并造成收縮壓和舒張壓異常,最終引發高血壓癥狀。
具體危害:
惹頭疼
鹽吃多了容易導致頭疼,很多人在吃了一頓大餐之后都會容易出現頭疼的情況,這和鹽是有關系的。有研究發現,每天吃8克鹽的人比吃4克鹽的人頭痛的次數多1/3以上。
無論具體吃哪種食物,只要吃鹽的量多,都會有同樣的反應。這項研究確認,多吃鹽可能與頭痛密切相關。經常有頭痛煩惱的朋友們,不妨試試少吃鹽。
增水腫
在體內的水分潴留情況和攝入鈉的數量密切相關。一些血液循環不好的女性,雖然心臟、腎臟并無疾病,但卻容易發生輕度的水腫,特別是月經來潮之前的幾天,這種情況更為明顯,臉上都看起來腫腫的。
激素水平所帶來的水分潴留增加狀態,再加上大量攝入鹽的作用,會加劇腹脹、臉腫、頭疼等不適感覺。研究早已發現,高鹽的飲食會促進組織水腫。長期苦于經前期綜合征的女性,應當在經期之前主動控鹽,吃較為清淡的食物。
損皮膚
鹽吃多的時候,由于滲透壓,身體組織水分會減少,排出的水分會增加,這不利于皮膚保濕。所以少鹽可以改善皮膚質量。
很多女生喝一兩天果蔬汁會感覺皮膚舒服,并不是因為果蔬汁有什么神奇作用,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她們日常飲食的鹽分過多。
促胃癌
和加鹽少的食物相比,鹽分過大的食物會降低胃中保護性黏液的粘度,使它對胃壁的保護作用下降,食物中的各種有害因素更容易作用于胃壁,因而會促進多種胃病的發生。流行病學調查表明,鹽攝入量和胃癌風險之間有正相關性。也就是說,飲食清淡少鹽是有利于預防胃癌的因素。
流失鈣
當鈉攝入量多的時候,身體會排鈉,在排鈉的同時還會增加尿鈣的排出量。這就會導致鈣的流失。
損害腎
多余的鈉要從腎臟排出,故而多吃鹽就會大大加重腎臟的負擔。人們都知道,腎病患者要嚴格控鹽。但是,在腎臟發生病變或腎功能受損之前,為什么不可以對我們的腎臟更關懷一些呢?為什么總要用高鹽餐來挑戰它的工作能力呢?
日常吃鹽有四注意: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健康成年人一天食鹽(包括醬油和其他食物中的含鹽量)的攝入量以6克為宜。但鹽的攝入量常由味覺、風味和飲食習慣決定。我國的攝鹽量已超過正常生理需要的10——25倍,正常人每日攝入35——40克食鹽就要中毒引起水腫。
1、一般20毫升醬油中含鹽3克,10克黃醬中含鹽1.5克,如果菜肴需要用醬油和醬料,應按比例減少食物鹽用量。
2、口味偏咸者,為滿足口感的需要,可以烹制菜肴時放少許醋,以提高菜肴的鮮香味,所以不能僅憑口感來判斷食鹽是否過量,使用量具更準確。
3、烹制菜肴時如果加糖會掩蓋咸味,所以不能僅憑口感來判斷食鹽是否過量,使用量具更準確。
4、注意減少醬菜、腌制食品以及其他過咸食品的攝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