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十二月,數九寒冬如期而至。對北方大部地區來說,小寒的確冷于大寒。但對于南方大部地區來說,卻是大寒節氣時最冷;那么大寒節氣是最冷的嗎?大寒日和冬至日的區別有哪些?對于這個問題,很多小伙伴都很想知道答案,下面趕快來了解下吧。
大寒節氣是最冷的嗎?
根據我國常年的氣候數據統計,我國北方地區一年中最寒冷的時間段是在每年的公歷1月中旬(10日20日)。每年的小寒節氣從1月57日開始,一個節氣約15天,中旬恰在小寒節氣之內;因此,對北方大部地區來說,小寒的確冷于大寒。但對于南方大部地區來說,卻是大寒節氣時最冷;南方的大寒節氣一般從1月20日開始,1月下旬恰是南方一年中最冷的時段。
大寒日和冬至日的區別
時間不同
大寒:太陽到達黃經300,一般是每年1月19或20或21日
冬至:太陽到達黃經270,一般是每年公歷12月21日至23日
寓意不同
大寒:天氣嚴寒,最寒冷的時期到來
冬至:寒冷的冬天來臨。
物候不同
大寒:大寒,十二月中。
初候,雞乳育也。雞,水畜也,得陽氣而卵育,故云乳。馬氏曰,雞,木畜麗于陽而有形,故乳在立春節也。
二候,征鳥厲疾。征,伐也,殺伐之鳥,乃鷹隼之屬。至此而猛厲迅疾也。
三候,水澤腹堅。陽氣未達,東風未至,故水澤正結而堅。陳氏曰,冰之初凝,水面而已,至此則徹上下皆凝,故云腹堅,腹猶內也。
冬至:冬至,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
初候,蚯蚓結。六陰寒極之時蚯蚓交相結而如繩也。陽氣未動,屈首下向,陽氣已動,回首上向,故屈曲而結。
二候,麋角解。說見鹿角解下。
三候,水泉動。水者天一之陽所生,陽生而動,今一陽初生故云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