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十大貢品是:
1、南方人參:味苦酸,性寒,生于山間陰濕處,我國黃河流域以南地區多有生長,藥用全草或根狀莖。
2、皇妃貢柑:果形美觀、果色金黃、清甜香蜜、皮薄核小、肉脆化渣、高糖低酸,享有“中國第一柑”的美譽。
3、漢味九九鴨:味道鮮美。
4、竹蓀:又名竹笙、竹參,常見并可供食用的有長裙竹蓀、短裙竹蓀、棘托竹蓀和紅托竹蓀。
5、魚翅:指鯊魚鰭中的細絲狀軟骨,由鯊魚的胸、腹、尾等處的鰭翅切成絲干制成。
6、京塘蓮藕:生長于京塘村的天然池塘,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栽培歷史。
7、錐栗: 殼斗科,落葉喬木。
8、八寶豆豉:簡稱豆豉,是臨沂特產之一,始產于清嘉慶年間由"唯一齋"醬園研制,距今已有兩百余年的歷史。
9、苦丁茶:是冬青科,常綠喬木,俗稱茶丁、富丁茶、皋盧茶。
10、雪蛤膏:又名蛤士蟆油,一般叫蛤士蟆,出自一種名叫“雪蛤”的動物體內的脂肪,素有“軟黃金”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