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波濤洶涌:形容波浪又大又急。出自于《三國志之吳書之孫策傳》:“是歲地連震”裴松之注引《吳錄》:“是冬魏文帝至廣陵,臨江觀兵,帝見波濤洶涌,嘆曰: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
2、滔滔不絕:指像流水一般不間斷,形容話很多,說起來沒個完。出自于五代后周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之走丸之辯》:“張九齡善談論,每與賓客議論經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3、浩浩蕩蕩:原形容水勢廣大的樣子。后形容事物的廣闊壯大,或前進的人流聲勢浩大。出自于宋代范仲淹《岳陽樓記》:“浩浩蕩蕩;橫無邊涯。”
4、洶涌澎湃:形容聲勢浩大,不可阻擋。出自于漢代司馬相如《上林賦》:“沸乎暴怒;洶涌澎湃。”
5、驚濤駭浪:洶涌嚇人的浪濤。比喻險惡的環境或尖銳激烈的斗爭。出自于唐代田穎《玉山常文集·海云樓記》(抄本):“人當既靜之時;每思及前此所經履之驚濤駭浪;未嘗不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