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2、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載人,不能治人也;宇中萬物生人之屬,待圣人然后分也。
3、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xué)至于行之而止矣。
4、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qiáng)。知足者富。強(qiáng)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6、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7、君子慮勝氣,思而后動,論而后行,行必思言之,言之必思復(fù)之,思復(fù)之必思無悔言,亦可謂慎矣。
8、夫聲樂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謹(jǐn)為之文。樂中平則民和而不流,樂肅莊則民齊而不亂。
9、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fēng)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
10、君子和而不流;強(qiáng)哉矯。中立而不倚;強(qiáng)哉矯。國有道,不變?nèi)桑粡?qiáng)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qiáng)哉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