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重陽節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我國在1989年將每年的這一天定為老人節。這一天,各地都要組織老年人登山秋游,交流感情,鍛煉身體,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
“重陽”也叫“重九”,因為《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據文獻記載,早在戰國時重陽節那天,民間就有登高、飲菊花酒的風俗,正式作為節日,當在西漢時期。
重陽節這一天的活動豐富多彩,包括出游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
清明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農歷冬至后的第104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但是在歷法上卻是按照公歷進行演算的。陰歷波動性較大,前一年閏月,后一年的日期就要推遲很多,為了規范化管理,清明節都是按照陽歷算的,所以,每年清明節的農歷日期都是不一樣的,清明節是農歷幾月幾號要依據當年的年份計算,每一年都是不同的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