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三山五園指北京西郊一帶皇家行宮苑囿的總稱,是從康熙朝至乾隆朝陸續(xù)修建起來的。自遼、金以來,北京西郊即為風景名勝之區(qū),西山以東層巒疊嶂,湖泊羅列,泉水充沛,山水襯映,具有江南水鄉(xiāng)的山水自然景觀。因此,歷代王朝皆在此地營建行宮別苑。乾隆時為增加玉河水量以滿足京城用水需要,同時為防洪及發(fā)展西郊水稻生產(chǎn),而大規(guī)模整治西山水系。河湖水系的改善為進一步開拓西郊風景園林建設打下基礎。
三山五園始建于清康熙時期,興盛于乾隆時期,大多在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被焚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