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2、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3、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4、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5、清明天氣醉游郎,鶯兒狂,燕兒狂。6、昨日清明,今朝上巳。鶯花著意催春事。
-
1、關門風,開門住,開門不住過晌午。2、麥怕清明霜,谷怕老來雨。3、清明高粱谷雨谷,立夏芝麻小滿黍。4、清明蒜不在家,數伏蒜不在地。5、清明不插柳,死后變黃狗。6、淋透掃墓人,耩地不用問。7、清明一吹西北風,當年天旱黃風多。
-
1、清明種瓜,船裝車拉。2、北風吹到底,南風來還禮。3、清明前后,安瓜點豆。4、大風不過晌,過晌呼呼響。5、清明霧濃,一日天晴。6、鯉鯽親魚強育肥,適時栽種葦藕芡。7、棉花播下鋤夢花,提溫保墑效果顯。8、麥怕清明霜,谷要秋來旱。
-
1、畫橋外、花晴柳暖。今年自是清明晚,便覺芳情較懶。 2、清明時節雨聲嘩,潮擁渡頭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戀天涯。3、景物偏堪,車馬游人覽,賞清明三月三。4、百五日清明節假,兩三攢綠暗人家,客子飄零尚天涯。5、清明近,于飛上墳,不由我不傷神。
-
1、風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劉長卿《清明后登城眺望》;2、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白居易《清明夜》。
-
1、朝聽細雨潤門扉,年年一度送春回。2、滿城風絮一層紗,寂寂青山不見家。料得百年身作土,人間孤月映梨花。
3、清明暮春里,悵望北山陲。燧火開新焰,桐花發故枝。4、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5、漫見新柳嬌眼垂,疑君逸影踏風歸。
-
1、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2、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3、清明暮春里,悵望北山陲。燧火開新焰,桐花發故枝。沈冥慚歲物,歡宴阻朋知。
-
1、清明起塵,黃土埋人。2、清明前后一場雨,好似秀才中了舉。3、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4、清明種瓜,立夏開花。5、春風早,谷雨遲,清明種棉正當時。6、陰雨下了清明節,斷斷續續三個月。
-
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掃墓祭祖與踏青郊游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