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蜂花檀香皂是能殺菌的,但是效果可能弱于專業殺菌的產品。香皂里的堿性物質可以破壞細菌的滲透壓,導致細菌無法生存,從而達到消滅細菌的作用。再者香皂能夠有效去除適于細菌滋生的的污漬、油脂等物質,幫助抑制細菌生長,保護人體健康。香皂的堿性特質能抑制細菌生長,間接的起到了消毒殺菌的作用。
-
保溫杯是英國物理學家詹姆斯·杜瓦爵士于1892年發明的。當時他正在進行一項使氣體液化的研究工作,氣體要在低溫下液化,首先需設計出一種能使氣體與外界溫度隔絕的容器,于是他請玻璃技師伯格為他吹制了一個雙層玻璃容器,兩層內壁涂上水銀,然后抽掉兩層之間的空氣,形成真空。
-
保溫杯可以泡枸杞紅棗,但要注意查看保溫杯的材質,需使用合格且安全的保溫杯,內膽通常是304不銹鋼材質,也有部分是玻璃的,但是玻璃的相對而言保溫效果比較差,其次保溫杯沖泡枸杞紅棗茶時宜熱泡溫飲,不要擱置太長時間。沖泡枸杞紅棗茶,雖然也可以使用保溫杯沖泡,但一般建議還是使用玻璃杯。
-
正常情況下,一只質量好的保溫杯95度以上的開水倒進去,6~8小時以后溫度還能保持在40度以上。保溫時間的長短取決于杯體的結構及材料的厚薄而定。大容量,小口徑的真空杯保溫時間較長,相反小容量,大口徑的真空杯保溫時間較短。材料越薄,保溫時間越長,但杯體易碰壞及變形,影響使用壽命。
-
1、容易產生變質:豆漿中有植物蛋白,是“植物豆漿”,豆漿在保溫杯中是處于恒溫狀態,長時間放在保溫杯中容易產生變質,發出惡臭或者餿餿的味道。2、口感發生變化:現磨的新鮮豆漿口感比較甘醇,會有濃郁的豆香味。一旦長時間放在保溫杯中會破壞豆漿的味道,讓口感變得很差。
-
豆漿不能用保溫杯裝,豆漿、牛奶等飲品都是比較容易變質的食物,在20-40度之間就會大量繁殖細菌,而保溫杯的環境相對密閉,在溫度適宜的條件下,以豆漿作為養料,杯子里的細菌會大量繁殖,一般4小時就能變質發酸,所以豆漿最好是現榨現喝,如果必須要用杯子裝,最好在4小時內喝完。
-
1、3歲前盡量少親寶寶嘴。特別是當大人化妝、有病毒感冒等傳染性疾病的時候,更應避免這樣過于親密的舉動,防止把病菌等有害物質傳遞給寶寶。2、3歲后用其他方式替代。3歲左右的孩子已經有性別意識,10歲左右開始性的覺醒。親子之間表示親昵,可以漸漸以擁抱、眼神交流、語言等形式代替親嘴、親臉頰,來表達對孩子的愛。
-
1、不要太過焦慮:要知道孩子眼下的各種表現往往都是他的天性在這個階段的體現,不要指望他任何一個階段都表現完美。 2、不要太糾結表面現象,要分析深層原因:深層原因不外乎四個字:能力、能量。3、不要過度教養:很多家庭對孩子,特別是小寶寶的一顰一笑,都過于在意、放大太多了。4、家庭的和諧氛圍很重要。
-
?1、話多,善于說話:有的幼兒喜歡一直說個不停,并且有很好的邏輯思維和語言組織能力,說的內容也不重復。2、能記住很多事情和所說的內容:對兒童來說,擁有良好的記憶力是個很不錯的能力。3、十萬個為什么:有些孩子對一切食物都很好奇,擁有強烈的求知欲,而且對知識會銘記在心。
-
1、孫幼軍的《小布頭奇遇記》和《小豬唏哩呼嚕》 ;2、張俊以的《樹葉船》 和《吹泡泡》;3、秦文君的《調皮的日子》;4、薛濤 的《泡泡兒去旅行》;5、魯克 的《365夜知識童話》;6、鄭淵潔的《舒克和貝塔歷險記》;7、楊紅櫻的《笨笨豬》等。
-
讀書要盡早開始。孩子6、7個月大的時候,能坐穩了,就可以開始讀書給孩子聽了。其實這個時候,不是為了讓孩子聽懂,而是要把書和愉悅的感覺聯系起來。還有書的選擇也很重要,家長一定要選那些符合孩子認知能力的書。剛開始給孩子選書,一定要選那些故事性比較弱,句子比較短,容易理解的書。
-
1、怕父母或家長的懲罰:有些做家長的,孩子做錯了一件事,便要打罵體罰孩子。2、逃避現實:有時孩子為了不愿意做或不能做某事時,便叫頭疼,肚子疼,用各種謊言去欺騙家長。3、好虛名,要面子:一件好事本來不是孩子做的,但說是他做的,可以得到獎賞,面子光彩。4、貪利:很多孩子為了口讒,要吃東西。
-
1、說話不要拐彎,說真話。每個人都討厭被質問,孩子也不例外。2、少問為什么。父母防止孩子撒謊的另一個辦法是避免問“為什么”。3、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 ,爸爸媽媽應該避免說一些帶有傷害性的問題。4、謹慎使用嚴厲懲罰,更不能體罰孩子。
-
1、自信心缺失:很多孩子不想寫作業,是因為在學習上有挫敗的經歷,喪失了自信心。2、行為習慣:很多時候,孩子寫作業效率慢,也是因為有不良的行為習慣。3、情緒管理:還有一類孩子,本身是想寫作業的,只是寫著寫著就會出現急躁、厭煩等情緒。4、組織計劃能力:很多孩子是想寫好作業的,只是沒有良好的計劃方法。
-
1、冷靜溝通:如果孩子實在不愿意寫作業的話,我們可以選擇冷靜的溝通,千萬不要變得暴躁。2、制定學習計劃:可以為孩子制定一個學習計劃,學習計劃跟時間也是有著潛在的聯系的。3、賞識法,即夸優點:家長可以跟孩子的老師溝通,把孩子的情況跟老師說明,讓老師多關注孩子,讓老師常常在班里表揚他,培養他的自信心。
-
1、焦慮:孩子不喜歡上學,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一與家人分開就焦慮不安。2、學習困難:有些孩子不肯上學是源于生理問題。有些孩子不喜歡學校可能是因為患有學習障礙。3、怕老師:如果孩子經常抱怨老師"太兇"、"不公平",通常要跟老師溝通改善老師和孩子的關系。4、寂寞:有些孩子不喜歡學校是因為沒有朋友。
-
1、焦慮:家長必須多鼓勵子女,而且不要太注重學業成績。只要子女已盡了力,即使考試成績不好, 也不應苛責。2、學習困難:有些孩子不喜歡學校可能是因為患有學習障礙。沒法完成學校作業,家長要主動和學校溝通,商量解決之道。3、寂寞:孩子不喜歡學校是因為沒有朋友。教孩子社交技巧,為孩子創造與他人互動的機會。
-
缺乏微量元素,如缺鐵,缺鋅,缺乏葉酸等,都可能會造成兒童注意力不集中,某些寄生蟲感染,或者是某些軀體疾病,也可以導致兒童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因此進行相關的軀體的檢查,明確診斷非常關鍵。如果排除了軀體問題,有可能與某些精神心理因素有關,如多動癥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沖動癥癥狀。
-
缺乏微量元素,如缺鐵,缺鋅,缺乏葉酸等,都可能會造成兒童注意力不集中,某些寄生蟲感染,或者是某些軀體疾病,也可以導致兒童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因此進行相關的軀體的檢查,明確診斷非常關鍵。如果排除了軀體問題,有可能與某些精神心理因素有關,如多動癥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沖動癥癥狀。
-
1、與同齡孩子比較發現優勢:家長可以通過與同齡孩子來比較,發現自家孩子有哪些優勢,通常優勢反映了孩子的天資稟賦,孩子感興趣,天分較足,樂學易學。2、從孩子關注節目發現興趣:電視節目聲色并茂,直觀形象。3、培優班觀摩選擇藝術領域:孩子到了合適的年齡,家長就可以帶領孩子到培優班觀摩各種藝術活動。